首页 儿童故事文章正文

一生只为打磨一部戏

儿童故事 2024年10月12日 11:59 1.0W+ Ambition

他出生在英国首都伦敦。小时候,曾是一名口吃者,性格非常孤僻,公众场合他很少说话。

幼年时,因为躲避二战,他们举家迁往纽约。

每日,父母都会通过收听广播,了解大洋彼岸的局势和静态。灵巧懂事的他坐在桌子的一旁,似懂非懂地聆听着追踪报道。

一天,电台在播报愈演愈烈的二战,但这次增添了不同于往常的内容。一种铿锵有力的声音,霎时响彻每个人的心底,那是乔治六世在召唤英国人民奋起抵抗纳粹的精彩演说。

因为感受到希望,父亲(father)高兴得手舞足蹈,母亲在一旁郑重其事地说:乔治六世,我们的国王,曾经患过和你一样的病症。但明天,这场演说太精彩了……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自那以后,他开始认真地接受口吃治疗,拼命地演习发音。有时,甚至为了某一重音,会耗上几个小时。但他始终坚信:我可以和乔治国王一样。

一天、一月、一年……直至16岁,他的口吃病才得以治愈,但年少的他已经知晓:不管做什么事儿、只要用时间和耐心去打磨,就会有收获。

成年后,在朋友的引荐下,他进入好莱坞,开始了自己的编剧生涯。虽然拥有满腔热情,但所写剧本根本没有什么反响。不甘心平庸的他,决定打造一部拿得出手的精品。冥思苦想过后,他想到了自己幼年时的经历,想到了乔治六世的那篇精彩的演讲,霎时,一个故事就在他的脑海中成形。

此时,他碰到了一个更大的难题:必须接受乔治六世遗孀伊丽莎白开出的条件,只有等她去世后,这个故事才被允诺报告。

无奈,他只得等待,再等待。然而,这一等就是28年。但是,他的心里非常平静。在这段漫长的口子里,他认真琢磨乔治六世的自卑、绝望和委屈,一遍又一遍地修改原稿,足足改了50遍,一个波澜壮阔的故事在他的笔下被写得云淡风轻。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1年2月28日,依据此部剧本筹拍的电影《国王的演讲》在奥斯卡金像奖的颁奖典礼上,得到最佳原创剧本奖,他就是该片74岁的编剧大卫·赛德勒。

成名后,大卫-赛德勒常常被记者们提及一个相同的问题:“你为什么愿意耗尽一生的精力只为等待一部戏?”他总会淡淡一笑,意味深长地说:“我是耗尽一生的精力只为打磨一部戏。”

其实,电影《国王的演讲》在本届奥斯卡颁奖礼上大获全胜,是我们早已料到的终局。因为,我们相信,经过几十年的耐心和保持打磨最终呈现出来的影片又怎么不会散发迷人的醇香呢?生活中的我们,如果能用这样的耐心和保持对待每一件事儿,那么也会收获属于自己的那份鲜艳人生。

版权声明
1、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资讯等内容均为第三方作者提供、网友推荐、互联网整理而来(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从快从速处理。
2、若您的网站或机构从本站获取的一切资源进行使用,请注明出处和链接。
3、版权问题请邮箱联系并提供侵权链接,邮箱:139508753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