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文章正文

真实生活中的唐伯虎:身世坎坷晚境凄凉

历史故事 2024年10月12日 12:19 3.1W+ Ambition

在后代,唐伯虎被相传为一位风流倜傥的才子。

据国家文物局网站新闻,1986年对外开放的唐伯虎墓园——唐寅园,首次大修的“硬件”工程将于本月底结束,届时,这里就可不再遭受“水淹”之苦了。根据打算,唐寅园将于12月初重新对外开放,“唐伯虎点秋香”的评弹有望成为这里的一景。

唐伯虎在苏州可谓众所周知、妇孺皆知。因为生于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所以取名“寅”,字子畏、伯虎,号六如居士。就绘画而言,他擅画山水、人物、仕女和花鸟,尤以山水、仕女著称,与沈石田、文徵明、仇英齐名,史称“明四家”;在文学方面,他的诗词曲赋又与文徵明、祝允明、徐祯卿并称“吴门四才子”。

尽管自称“江南第一风流才子”,但专家研究发现,真实生活中的唐伯虎身世坎坷,晚境凄凉,死后先被草草安葬在古城区的桃花坞北面,20多年后才迁葬到苏州西郊横塘王家村(也就是现在的束缚西路唐寅园址)。1955年,政府对唐寅墓进行了整修,次年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但“文革”期间,唐寅墓地遭破坏,墓碑、石亭、石坊等荡然无存,只留荒冢一堆。 1985年,市文物治理委员会再次修复墓冢,次年又在墓南建起六如堂、梦墨堂等厅堂,辟为唐寅怀念陈列室,并正式对公众开放。整个唐寅园布局错落有致,舒适中透出几分风雅。

因为多年没有大修,到此次整修前,这里的一些修建出现了漏雨现象,以致展出的字画(复制品)出现了霉烂;电线也出现了老化。更为严重的是,20多年来,唐寅园附近陆续建起了不少修建,周边道路的地基也抬高了,唐寅园成为一块低洼地,园内的地表一般要比周边地区低0.5米—1米,雨下得大一点,园内就会出现积水,不但给人们的参观带来了不便,还给园子最北面的唐寅墓带来了隐患。

出于保护的目的,往年5月起,市区文保所对唐寅园进行了大修,大修期间暂停对外开放。几个月来,这里的屋顶得到了翻修,电线也进行了重排,围墙被加高了,门窗柱子进行了重新油漆,地面假方砖则被真方砖替下……针对变成低洼地块这一问题,大修还重新铺设了这里的下水系统,配置了专门的抽水泵。工作人员满怀信念地说,这样一来,雨水就可以随时排走,唐寅园就不会被“水淹”了。

工作人员介绍,“在做好保护工作的前提下,我们还要公道开发和利用唐寅园,吸引游客参观、休闲”。据悉,唐寅园最热闹的时候是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那时除了本地人,上海来的客人也都喜欢来这里转转。但伴伴随着吴中大道(原越湖路)、绕城高速公路的开通,上海来的客人基本不走束缚西路,再加上陈设单调、老化,参观唐寅园的人越来越少。根据这一状况,此次大修除了改造“硬件”外,还将提升“软件”,如将增加陈列一些有关唐伯虎的正史和野史资料,做一个效果逼真的唐寅故居沙盘;另外还设想增加演艺内容,如通过评弹报告“唐伯虎点秋香”的故事,从而增加游园的趣味性。

版权声明
1、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资讯等内容均为第三方作者提供、网友推荐、互联网整理而来(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从快从速处理。
2、若您的网站或机构从本站获取的一切资源进行使用,请注明出处和链接。
3、版权问题请邮箱联系并提供侵权链接,邮箱:139508753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