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故事传奇战将——陈赓的故事主要内容 陈赓(1903—1961),原名陈庶康,湖南湘乡人。出生将门,其祖父为湘军将领。他14岁时只身投奔...
2024-10-12 1.3W+
『乱舞三国』刘备的军功与孙坚的人情
三国演义中,刘备、孙坚在朱隽率领下围攻宛城黄巾一役,是刘备和孙坚出场过后的第一次攻城作战,不过在这场大胜过后,这二位的境遇可谓是冰火两重天。孙坚屁颠屁颠做了个别部司马,而刘备却给人放了飞机,“听候日久,不得除授”,弄得个灰头土脸。
近日闲来翻书,又读到此处时,不经意间看到的一个细节让笔者感觉到,这二人境遇不同的背后,似乎也颇有些值得玩味的东西。
宛城被围过后,起先在刘备的发起下,朱隽撤去东南两面的军队,全力攻打西北,逼迫黄巾头目韩忠弃城而走,并被朱隽射杀,可惜紧跟着又被赶来的赵弘、孙仲重新占据了宛城。恰巧遇上孙坚率淮、泗精兵一千五百人前来接应,“朱隽大喜,便令坚攻打南门,玄德打北门,朱隽打西门,留东门与贼走”。
朱隽这个围攻南、北、西门,留出东门的策略和之前刘备发起的撤东南攻西北差不太多,但实战中的效果却多少有些出人意料,至少在笔者看来,战况并没有如朱隽所打算的那样发展。
关于这一役的描写,文字不算许多,特摘录于下:
是日,孙坚首先登城,斩贼二十余级,贼众奔溃。赵弘飞马突槊,直取孙坚。坚从城上飞身取弘,手夺弘槊,直刺下马,却骑弘马,飞身往来杀贼。孙仲引贼突出北门,正迎玄德,无心恋战,只待奔逃。玄德张弓一箭,正中孙仲,翻身落马。朱隽大军随后掩杀,斩首数万级,降者不可胜计。南阳一路十数郡皆平。隽班师回京,拜车骑将军,河南尹。隽保孙坚、刘备等功。坚有人情,除别郡司马,辞玄德而去。惟玄德听候日久,不得除授。
细心的读者可能已经发现了,没错,朱隽原本是留了东门给黄巾逃走的,但结果呢?大概是率先登城的孙坚太过勇猛的缘故,先在城上杀散贼众,接着又取了赵弘的性命,“却骑弘马,飞身往来杀贼”,直杀得城里的黄巾余党慌不择路,孙仲这厮放着专用的“安全出口”东门不走,却“引贼突出北门”,结果被刘备张弓一箭,射落马下。
孙仲死倒是死了,但如果按照事先的作战打算,他似乎死错了地方。东门由原设计方案中的亮点沦为摆设,使得这场大胜多少有些令人有些歪打误撞的尴尬。
尽管我们可以用黄巾慌不择路来注释为何孙仲会“引贼突出北门”,但从刘备方面来看,这种理由却未必说得出口。孙坚在南门已经打得天昏地暗了,刘备负责攻打的北门却没动静,从军事上说,孙、刘二人是友军,在行动上要协同一致才对,可我们从孙仲“突出北门,正迎玄德”来看,刘备事先并未开始攻城,而是守在城门外,这显而易见是违背了朱隽的作战打算的,至于刘备为何与孙坚步调不一致,那只有皇叔自己知道了。
当然,孙仲之所以会倒走北门,可能也未必完全是因为刘备没有及时攻城,不排除孙大帅自作聪明,担忧空着的东门有埋伏而不敢走,而西面是朱隽的主力,显而易见碰不得,因此相较而言依然北门安全些,只是苦了我们的刘皇叔了。这一仗打下来,孙坚抢了头功自不必说,问题是刘备负责的北门成为敌军的突破口,而且让敌人冲了出来,幸亏刘备一箭射杀了敌方头目,加上前面大军掩杀,这才大获全胜。刘备在这次作战中,虽然有功,倘若是真要盘算起北门失守的责任,孙仲的那颗人头怕是要打个八折了。
纵然朱隽没有追究刘备的意思,但如果让他评判一下孙、刘二人的军事能力和功绩的话,结论也是显而易见的了。要知道当天主力大军是随朱隽在西门攻城,孙坚险些是凭一己之力率先登城,并迅速完成为一波“斩首行动”,直接导致敌方崩溃,从而轻取宛城,这不单超乎刘备的想象,恐怕也是朱隽始料未及的,当真是少年老成啊。
因此,请功的捷报里,孙坚居前,刘备在后,自
然是理所当然的事了,更况且“坚有人情”,弄个“别部司马”当当,更是水到渠成,无可厚非。至于孙坚究竟有什么样的人情,笔者以为,至少有两处:其一是他的老领导扬州刺史臧旻,当初镇压会稽妖贼“阳明天子”许昌,孙坚可是出了大力的,所以不能排除臧旻对孙坚的持续关注和提携;其二便是朱隽了,尽管演义中没有提到朱隽的籍贯,但从其它的途径我们可以知道,他是会稽人,此乃孙坚发迹之地,而孙坚是吴郡人,会稽与吴郡毗邻,而且同属扬州,二人算得上有同乡之谊。这样的人情,还真不是刘备比得了的。况且孙坚之前讨会稽妖贼,是立过军功的人,执政庭有过备案,所谓“隽保孙坚、刘备等功”,搞不大暴徒家报告时重点全在孙坚,刘备这厮也就顺搭着一提了事也未必。我们再反观刘备,虽说是汉室宗亲,但自己是轻易不能说出口的,天底下姓刘的多了去了,拿不出铁证,口说无凭啊。好比之后在督邮那里,人家就不肯信,纵然便是真的,充其量也就是贾府里的刘姥姥,此时的灵帝可不比自顾不暇的献帝,未必就拿这远房的穷亲戚当回事。因此之后到了袁绍面前,刘备的出身和功绩要通过公孙瓒之口说出,这才能有些份量,其实也还不是真的买帐。如此看来,朝庭对孙、刘二位战友的一视同仁,其实还算在情理之中,所谓有干系不假,但多少也得看实力,不幸的是刘备一伙在宛城一役中显示确实歉佳,关、张二将甚至都未见提及,落得个“听候日久,不得除授”,也不算太冤。至于“三人郁郁不乐,上街闲行,正值郎中张钧车到。玄德拦住说功绩”,那是后话,这里就不再提了。
相关文章
抗日战争故事传奇战将——陈赓的故事主要内容 陈赓(1903—1961),原名陈庶康,湖南湘乡人。出生将门,其祖父为湘军将领。他14岁时只身投奔...
2024-10-12 1.3W+
在台湾论坛上看的关于毛泽东 对毛泽东诸多网友有不同看法,有崇拜他的,有憎恨他的。 但是我认为,评价一个人有一种比较客观的办法,就是把一个人从历史...
2024-10-12 1.1W+ 历史
1971年2月,周恩来总理阅毕昆明军区呈上的《关于谭甫仁同志遇害经过初步调查报告》后,心情沉重地作了重要批示,其中有这样一句话:“此乃建国以来最糟糕的...
2024-10-12 2.6W+
一个人,一支枪,三颗手雷,竟将美骑二师堵截整整八个小时 1951年夏,来自四川江津的志愿军战士谭秉云,在朝鲜战场上陡然成为传奇式的英雄。 那一年的5月...
2024-10-12 3.2W+
徐向前作为一个低层军官,他对蒋介石与冯玉祥之间的联合斗争,并不放在心上。 对汪精卫公开与共产党决裂,却感到吃惊。 前几个月,当蒋介石公开“...
2024-10-12 2.3W+
第十名:南麻、临朐战役 1947年10月,华东野战军与国民党军在南麻、临朐发生激战。连续进攻十天,未能攻克两地,伤亡达五万多人,歼敌仅二万多人,被迫撤...
2024-10-12 2.1W+ 历史
北洋军阀是一个封建性很强的军事政治集团,从1912年到1928年统治中国达16年之久。这一时期的中国社会,武夫横行,兵连祸结,社会秩序极其混乱。造成这...
2024-10-12 3.1W+ 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