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故事传奇战将——陈赓的故事主要内容 陈赓(1903—1961),原名陈庶康,湖南湘乡人。出生将门,其祖父为湘军将领。他14岁时只身投奔...
2024-10-12 1.3W+
在孟良崮,现年88岁的秦镜亲眼见到:“常胜将军”张灵甫被毙后,胸部弹痕累累。
“‘运输师长’张灵甫,工作热情又自动,运武器、送弹药,慰问我参战野战军……”
在钟山脚下的一个干休所里,当88岁的秦镜老人对记者唱起这首庆祝孟良崮战争胜利的歌曲时,依然声音嘹亮:“60年前的血战,就像是发生在昨天。”
1947年3月底,百姓党以24个整编师、45万人,开始向山东束缚区发动大范围进攻。
5月11日,急于抢头功的张灵甫率整编74师甩开两翼掩护部队,孤军深入,由垛庄经孟良崮西麓向华野展开进攻。
“上级命令我们以最快的速度对整编74师实施包围。”秦镜回忆说,他所在的团担负了防止敌人从蚌(clam)埠方向突围的困难义务。
当华野以5个纵队、10万兵力从正面对74师实施围攻,而被称为“常胜将军”的张灵甫不但没有迅速撤离,反而铤而走险,将部队拉上了就近的孟良崮山麓,自动让束缚军来包围自己。
这一步险棋一下把作战双方推上了决战关头:摆在华东野战军面前只有两种可能——要么迅速消灭74师,要么就是被74师粘住,反被周边40多万国军党军包围。
16日凌晨1时,华野向孟良崮发动总攻。“敌人的轻重机枪不停地扫射,简直是把子弹往山下倒。”秦镜说,我攻击部队在敌人密集的火力网下,被压得抬不起头来。
秦镜那条很宽很厚的武装带也不知什么时候被打了四个子弹洞。
“子弹都是从正面打中的,皮带下的衣服都穿透了,不知为啥没有打破我的肚子。”
3天里,一切美式装备的整编74师3万余人一切被歼。
登上孟良崮主峰的秦镜看到了张灵甫的尸体。“他显而易见是被击毙的。”老人清楚地记得,“在主峰高地西侧路北40米处,张灵甫头朝东、脚对西,仰卧在地,胸部弹痕累累。”
有“抗日名将”之称的张灵甫受到了“厚葬”。事先担任华野6纵政治部副主任的谢胜坤主持了仪式。
一棵古树下,放着一口半人高的大棺材。棺材是买来的,十分华贵。棺材旁边停放着张灵甫的尸体,已经为他穿好簇新的军装,洗过脸,伤口也整饰过了。因为事先没有找到符合的百姓党军服,张灵甫是穿着束缚军的军服下葬的。
掩埋张灵甫前,谢胜坤向上级请示:俘虏中的一个少将旅长和8个上校要求最终看一眼他们的师长张灵甫。“大家都觉得,他们跟着张灵甫出生入死,这种感情难能可贵,就赞成了。”
9个百姓党将校走到担架旁边,围成半月形,跪下,痛哭流涕。 (摘自《中国青年报》)
相关文章
抗日战争故事传奇战将——陈赓的故事主要内容 陈赓(1903—1961),原名陈庶康,湖南湘乡人。出生将门,其祖父为湘军将领。他14岁时只身投奔...
2024-10-12 1.3W+
在台湾论坛上看的关于毛泽东 对毛泽东诸多网友有不同看法,有崇拜他的,有憎恨他的。 但是我认为,评价一个人有一种比较客观的办法,就是把一个人从历史...
2024-10-12 1.1W+ 历史
1971年2月,周恩来总理阅毕昆明军区呈上的《关于谭甫仁同志遇害经过初步调查报告》后,心情沉重地作了重要批示,其中有这样一句话:“此乃建国以来最糟糕的...
2024-10-12 2.6W+
一个人,一支枪,三颗手雷,竟将美骑二师堵截整整八个小时 1951年夏,来自四川江津的志愿军战士谭秉云,在朝鲜战场上陡然成为传奇式的英雄。 那一年的5月...
2024-10-12 3.2W+
徐向前作为一个低层军官,他对蒋介石与冯玉祥之间的联合斗争,并不放在心上。 对汪精卫公开与共产党决裂,却感到吃惊。 前几个月,当蒋介石公开“...
2024-10-12 2.3W+
第十名:南麻、临朐战役 1947年10月,华东野战军与国民党军在南麻、临朐发生激战。连续进攻十天,未能攻克两地,伤亡达五万多人,歼敌仅二万多人,被迫撤...
2024-10-12 2.1W+ 历史
北洋军阀是一个封建性很强的军事政治集团,从1912年到1928年统治中国达16年之久。这一时期的中国社会,武夫横行,兵连祸结,社会秩序极其混乱。造成这...
2024-10-12 3.1W+ 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