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故事传奇战将——陈赓的故事主要内容 陈赓(1903—1961),原名陈庶康,湖南湘乡人。出生将门,其祖父为湘军将领。他14岁时只身投奔...
2024-10-12 1.3W+
一纸吓退十万兵
1948年10月,党中心驻西柏坡。傅作义探知情报以后,预备出动近10万大军和骑兵突袭中共首脑组织、事先国共主要战场在东北和西北,而党中心周围卫戍部队仅一万多人,形势十分危急。26日,毛泽东办完大事以后,自言自语道:“要给傅作义一点厉害看一看。”周围的人不晓畅:“我们身处险境,还要给别人厉害看?”只见毛泽东拿起笔,很快以新华社记者名义写了一篇评论:《动员一切力量,消灭可能向石家庄进扰之敌》。评论中把傅作义侵犯石家庄的种种打算予以揭发,包括敌军各部队番号、将领以及作战打算予以公布,召唤束缚军和民兵在3天内做好消灭敌人的预备云云。这篇文章马上由新华电台广播。傅作义见我方对他们的打算了若指掌,还做了预备,深怕遭到埋伏,只好偷偷将刚开出来的部队撤回北平。这出现代“空城计”就这样结束了。
炮击金门支援中东
1958年夏日,美国入侵黎巴嫩,海空力量云聚集东,预备武装干涉中东反动,国际形势十分镇静。8月23日下午5点30分,炮击金门震动世界,美国赶忙调动五艘航空母舰、八十几艘巡洋舰、驱逐舰急赴台湾海峡。出现了二战以后美国在远东的最大海空力量集结。艾森豪威尔几夜没睡好觉,他和整个世界想破了脑袋地不知道毛泽东想干什么。等忙坏了美国人以后,炮击就逐渐休止了,发展到断断续续持续了20年的“炮击”的奇特战争。毛泽东通过炮击金门,收到多方面的效果:支援中东反动,减缓中东国家的压力;打击蒋帮的嚣张气焰,同时通过炮击的形式,表示“内战”没有休止,多了一种中国对于台湾问题的一种发言方式;试探美蒋条约的底线,这个也许是最大收获。
卧室退苏军
在苏联同我国干系镇静的岁月里,苏联大兵压向阿尔巴尼亚边境,随时都有出兵的危险。毛泽东得知这一新闻后,在卧室里好长时间一言不发。突然之间,他一脸严厉地叫来秘书,提出:我要马上见苏联大使。工作人员劝主席刷刷牙、洗洗脸,换身衣服,然后到会客厅。毛泽东依然一脸严厉,说:就在这儿见。既没刷牙也没洗脸,更没易服。之后秘书偷偷通知大家:主席这次火可发大了!指着苏联大使的鼻子,绝不虚心地说:“你们不是要出兵阿尔巴尼亚吗?欧洲离我们这里很远,我们不会去。但是,我们跟你们有那么多的边界线,去哪里都可以,战争真正打起来是没有边界的!”结果,苏联没敢打一枪,很快撤了兵。
氢弹平边境
1969年中苏边界大小摩擦迭起,最终发生了震动世界的至宝岛事件。苏联调兵遣将,在中苏边境部署了55个步兵师、12个战争火箭师、10个坦克师、4个空军团,总兵力达到100万。面对苏联的大军压境,毛泽东向全国人民收回召唤:“要预备打仗”。
6月13日,苏联政府向中国政府提出“两三个月过后”即不晚于9月13日,开始边界谈判。8月27日,美国中心情报局局长赫尔姆斯秘密地向少数记者透露,苏联代表向东欧盟国通报了可能对中国核设施进行先发制人的打击状况。
这时,临近中国国庆20周年,面对苏联的核威胁,当年的聚会会议是否举行?周总理向毛主席提出:主席,四老帅认为往年国庆节苏联偷袭的可能性很大,我看这次国庆节的群众聚会会议怎么搞法,是不是再研究一下?
毛泽东说:“不搞聚会会议,我看不太好吧!这是不是通知人家,我们有点怕?聚会会议依然要搞的,我依然要上天安门。我倒想开开眼,看一看原子弹的威力究竟有多大?”
周恩来紧皱眉梢:几十万人聚集在广场上,一旦出现状况。怎么疏散,怎么隐蔽?
毛泽东笑道:“如果实在不行,可不可以放2颗原子弹吓唬吓唬他们呀?让他们也镇静两天,等晓畅过来我们的节日也过完了。”
周恩来会心地说:“放完后,我们再来个秘而不宣。”
毛泽东点摇头:“对嘛!‘兵不厌诈’呀!”
周恩来接着问道:“主席,你看安排在什么时间比较好?”
毛泽东说:“不能早也不能晚,28日、29日两天就可以。这事还要和荣臻、爱萍同志商讨一下。”
1969年9月28—29日,美国地震监测站、苏联地震监测中心以及两国的卫星,险些同时收到了能量巨大的震动信号。他们不约而同地做出判断:中国成功地进行了一次地下核试验和高爆核试验。
以往中国的频频核试验,当即宣布新闻,并热烈祝贺,可是这两次核试验,中国新闻序言连一条简短的新闻都没有宣布。对此,外电纷纷议论,普遍认为“中国最近的两次核试验,不是为得到某些研究成果,而是面临战前的一种测验手段。”
苏联知道中国作好啦充分的预备,放弃了摧毁中国核基地的核战打算,从而避免了一场核战争。
10月1日,毛泽东和国家其他领导人登上了天安门,校阅了游行队伍。10月20日。中苏边界谈判在北京开始举行。谈判断断续续,一向持续到七十年代末期。
相关文章
抗日战争故事传奇战将——陈赓的故事主要内容 陈赓(1903—1961),原名陈庶康,湖南湘乡人。出生将门,其祖父为湘军将领。他14岁时只身投奔...
2024-10-12 1.3W+
在台湾论坛上看的关于毛泽东 对毛泽东诸多网友有不同看法,有崇拜他的,有憎恨他的。 但是我认为,评价一个人有一种比较客观的办法,就是把一个人从历史...
2024-10-12 1.1W+ 历史
1971年2月,周恩来总理阅毕昆明军区呈上的《关于谭甫仁同志遇害经过初步调查报告》后,心情沉重地作了重要批示,其中有这样一句话:“此乃建国以来最糟糕的...
2024-10-12 2.6W+
一个人,一支枪,三颗手雷,竟将美骑二师堵截整整八个小时 1951年夏,来自四川江津的志愿军战士谭秉云,在朝鲜战场上陡然成为传奇式的英雄。 那一年的5月...
2024-10-12 3.2W+
徐向前作为一个低层军官,他对蒋介石与冯玉祥之间的联合斗争,并不放在心上。 对汪精卫公开与共产党决裂,却感到吃惊。 前几个月,当蒋介石公开“...
2024-10-12 2.3W+
第十名:南麻、临朐战役 1947年10月,华东野战军与国民党军在南麻、临朐发生激战。连续进攻十天,未能攻克两地,伤亡达五万多人,歼敌仅二万多人,被迫撤...
2024-10-12 2.1W+ 历史
北洋军阀是一个封建性很强的军事政治集团,从1912年到1928年统治中国达16年之久。这一时期的中国社会,武夫横行,兵连祸结,社会秩序极其混乱。造成这...
2024-10-12 3.1W+ 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