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迅雷不及掩耳是什么意思呢?我们明天来讲讲迅雷不及掩耳的故事
【注音】xùn léi bù jí yǎn ěr
【成语故事】东汉末年,曹操进攻黄河流域的马超和韩遂,把马超打败。马超要求割地求和,曹操不答应,占领渭口后修筑工事后,表面答应议和,暗中养精蓄锐,接着以疾雷不及掩耳之势向马超突然之间之间之间袭击,将涓滴没有防范的马超打得大败而逃。
【出处】疾雷不及掩耳,迅电不及瞑目。 《六韬·龙韬·军势》
【注释】雷声来得非常快,连捂耳朵都来不及。比喻来势凶猛,使人来不及防备。
【用法】作定语、分句;比喻来势凶猛,使人来不及防备
【相近词】出其不意
【反义词】蜗行牛步
【成语造句】
◎ 我们对于这种迅雷不及掩耳的手段都有些生气,虽则我们都很镇静。
◎ 这个迅雷不及掩耳的逮捕行动,使林学武惊得目瞪口呆,感到万分新鲜。
◎ 战士们小群多路,交替前进,四面包围,勇猛冲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猛扑上去。
版权说明
文章采用: 《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4.0 国际 (CC BY-NC-SA 4.0)》许可协议授权。版权声明:未标注转载均为本站原创,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删除。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