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昭王是一个很有作为的国君。
他礼贤下士,常常向大臣郭隗(kui )询问治国之道。
郭隗说: 国君的臣子是他的老师;诸侯的臣子是他的朋友;伯爵的臣子是他的门客。而动乱的国家总是用奴才为臣。这就看大王如何选择了。
燕昭王说: 我愿意学习,可是没有老师教我啊!
郭隗见燕昭王很诚恳,就说: 大王真的想振兴国家,我郭隗请求为天下有识之士开路。
燕昭王果然 尊郭隗为老师,虚心地向他指教治理天下的知识。
几年过后,许多有能力有才干的人听说昭王虚心求贤的事迹后,都来到了燕国,为燕国的壮大做出了贡献。
(一个国家想壮大,少不了人才;而人才的任用在一定的层面取决于领导的胆识与态度。燕昭王勇于礼贤下士,不仅说明了他的英明与聪明,更为之后的国家治理者起到了良好的模范作用。)
版权说明
文章采用: 《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4.0 国际 (CC BY-NC-SA 4.0)》许可协议授权。版权声明:未标注转载均为本站原创,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删除。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