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6年7月,郭沫若参加了北伐战争,先后在百姓反动军总政治部担任秘书长,代理主任等主要职务。在大反动洪流中,他亲眼看到了工农群众的伟大力量。共产党员的勇敢、不怕死的精神,给了他巨大的鼓舞。
他参加了南昌八一路义,虽然未获成功,但他由衷地感到,英勇顽强的共产党人,是中国人民的精神支柱,是中国反动的火种。在南昌起义师南下的路上,由周恩来和李一氓同志介绍,郭沫若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大反动失败后,郭沫若旅居日本,从事学术研究。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7月8日,党中心通电全国,召唤抗战。外洋赤子郭沫若心急如火,恨不能一下飞回祖国,响应党的召唤,参加抗战。他不顾身边的5个孩子和日籍妻子,独自一人暗暗地进行着返国的预备。
7月25日,他给妻儿留下别言,静静离家去东京乘船返国。返国不乆,他就在党中心的直接领导下,组织了文化界的大张旗鼓的抗日救亡运动。
版权说明
文章采用: 《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4.0 国际 (CC BY-NC-SA 4.0)》许可协议授权。版权声明:未标注转载均为本站原创,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删除。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