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
  • 建站日期:2021-03-10
  • 文章总数:10227 篇
  • 评论总数:7 条
  • 分类总数:35 个
  • 最后更新:10月13日
文章 未分类

康熙皇帝与《聊斋志异》

Ambition
首页 未分类 正文

相传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原名叫《鬼狐传》,《聊斋志异》这个书名是康熙天子替蒲松龄改的。这里有一段故事。

清朝康熙年间,满腹才学的蒲松龄进京应试,三场考罢,他非常写意,心想,根据自己的文章,定要名列前茅。谁知皇榜抬出,同乡中有的不学无术的人反而考中了,自己名落孙山。他平心静气,回到了山东淄博老家。一路上他想,到家要专心著书,揭发社会的阴郁。但直来直去地写又不行,怎么办呢?他发现民间流传的许多鬼怪故事,疾恶扬善,寓意深刻,能发人深思,就决定搜集整理这类故事,借以发泄心头的愤慨。于是,他在村头开设茶馆一座,晓谕过往行人,凡能讲鬼怪故事者,品茗住宿均不收钱。新闻传开,许多人都到他的茶馆来讲故事。就这样,蒲松龄日以继夜,发奋三年,写成为一部故事书,取名叫《鬼狐传》。这一年,蒲松龄一个在京做官的老同学祝枝柳返乡省亲,前来看望他,发现了这部书,要求带到京城拜读,蒲松龄答应了。

祝枝柳回到京城,竟被蒲松龄的文笔和书中的故事迷住了。他随身携带,稍有空暇,便展卷细读。一日早朝,五鼓未到,群臣们都会在殿下班房内等候。

祝枝柳又捧着《鬼狐传》在心神专注地阅读。这天,康熙也起得很早,上殿之前,来到各班房闲转,突然之间之间之间发现祝枝柳在专心攻读,便轻步走了过来,站在他的背后,探身闪目寓目。文武大臣见圣上驾到,个个躬身施礼,而祝枝柳却全然不知。有人想提醒他,担忧会惹下慢君之罪,康熙却用手示意。


康熙皇帝与《聊斋志异》
-文案区
-第1
张图片

不让别人打拢他。之后,有人愉偷拉丁一下祝枝柳的衣袖,他转脸一看,康熙天子正站在他身后。祝枝柳十分惊慌,纳头便拜道:

“不知驾到,望我主恕罪!”康熙笑着说:“你把瞬间时光当寸金来用,我很钦佩,无罪,无罪!”说着伸手把书要了过来。这时,金钟三响,五鼓已到,康熙说:“借给我看一看,读罢再还你。”转身登殿去了。

不几日,康熙诏祝枝柳进宫,询问《鬼狐传》的作者,祝枝柳禀告是他同乡同学蒲松龄所写。康熙说:“此人很有才华,何不进京应试?”祝枝柳答道:“未中。”康熙立即书写诏书一道,交给祝枝柳说:“宣进朝来,量材寻用!”祝枝柳很高兴,谢恩捧诏,日夜兼程,来到淄博。谁知蒲松龄却执意不肯进京,祝枝柳没办法,只好回京复旨。蒲松龄违抗圣旨,使祝枝柳异常担忧,生怕惹下祸端。不料康熙不仅不生气,还要亲自去淄博面会蒲松龄。康熙驾临蒲舍,让蒲松龄进京为国出力,蒲松龄又婉言谢绝。康熙不好勉强蒲松龄,他正要起驾回朝,又想到蒲松龄的《鬼孤传》,环视一下谈话的房舍,对蒲松龄说:“此屋是你会友聊天的书斋,你那部书想是在这里写成的,我想给它改名为《聊斋志异》,如何?”蒲松龄思考一下,表示赞成。

康熙便亲笔题了书名。

康熙回朝,马上把前一科主持考试的六名官员传到殿下,命取蒲松龄的应试文章寓目。看罢,问道:“此人为何不取?”六个人面面相视,浑身打颤,不敢回答。康熙又说:“如实讲来,从轻治罪!”这时,一个叫张万生的赶忙跪下奏道:“我等嫉才,故意不予录取,有负圣恩,罪该万死!”康熙随命刑部将张万生从轻治罪,其余五人斩首示众。此事传开,人人称颂。

版权说明
文章采用: 《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4.0 国际 (CC BY-NC-SA 4.0)》许可协议授权。
版权声明:未标注转载均为本站原创,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删除。敬请谅解!

-- 展开阅读全文 --
这篇文章最后更新于2024-10-12,已超过 1 年没有更新,如果文章内容或图片资源失效,请留言反馈,我们会及时处理,谢谢!
民间故事榜
« 上一篇
补丁学画的故事
下一篇 »
为了防止灌水评论,登录后即可评论!

HI ! 请登录
注册会员,享受下载全站资源特权。

热门文章

1
唤醒恋爱脑的清醒短句
2
超级温柔治愈心灵的文案短句
3
投稿有奖
4
2024下半年很火的一句话

最新文章

标签